Be a Tourist in London

来之前我对伦敦所知甚少,景点只听说过大英博物馆,白金汉宫和大本钟,也听说过英国食物的槽糕,物价的昂贵,剧院的繁盛,和对腐女的友好。但百闻不如一见。这次出差虽然游玩时间只有几个晚上和一个周末,但拿出做个彻头彻尾的游客的气势,也算是马马虎虎看了不少东西。

这一周里我大部分时间住在Westminster(西敏寺)区域。刚一到达就注意到伦敦的街道很干净,地铁也很干净现代,跟满街流浪汉和地铁味道不怎么愉快的纽约反差很大。去的这一周几乎每天都会下一小阵雨,雨后昏黄路灯照耀下的弯曲街道和古典式建筑,恍惚会让人感到是电影里的场景。后来看到在商业区倒也集中了一些现代风格的建筑。伦敦的这些现代建筑用色比较大胆,艺术感挺强。

抵达的前几天都在上班,只有晚上会出去吃晚饭然后逛一逛。很快我就感觉到在伦敦吃的还是不错的。各种风格的菜选择很多。算算这一周吃了泰国,印度,日本,法国,中国,阿根廷等各种菜系,几乎每个都不输在纽约吃到的中上水平。要说在伦敦吃得差还真是有些冤枉它了。不过传统的英式食物还真是不怎么样。。吃了两次英式早餐,都有很多肉,有豆子,但没什么蔬菜。还吃了国宝炸鱼加薯条(Fish & Chips),惊奇的发现正宗的炸鱼是很厚很大的一块整个炸的,几乎有点像纽约的牛排那么大,中间并不怎么炸透还有点嫩,跟在纽约随便吃到的一条一条的炸鱼排差别还是满大的。但是。。正宗的炸鱼薯条也并不怎么好吃就是了,哈哈。

至于伦敦的物价么,我觉得也并没有多么离谱。酒店和吃饭都跟纽约相当。地铁要贵不少。超市里面食品果蔬的价格似乎也和纽约差不多。不过各种制造业产品的价格确实比较贵,买个英式插头转美式的小转接口居然要5磅(相当于人民币50)。Amazon和海外购物的网站在这地方大有可为。。

伦敦西区的剧院区和纽约的百老汇一样是一个戏剧集中的地方。周一到周六每天晚上都有几十出话剧和音乐剧上演。相比之下我觉得伦敦的戏剧气氛似乎更浓一些。街上和地铁看到的演出广告明显多于纽约的,几乎有点铺天盖地的感觉。价格也更平民,买打折票的途径除了去TKTS的售票厅,还有很多别的网站可以直接买到。工作日接近半价的票常常可以买到还不错的座位。这一周我去看了三场,分别列一下:

  • Book of Mormon:在纽约久闻盛名的摩门之书。从上演以来一直就是一票难求从来没有打折的状况。在伦敦也很火爆。我周二运气满好的买到一张第二排比较中间的票,才50多磅。这价格在纽约是打折的剧后排位置的票价,更何况这个剧在纽约没打过折。。看下来的感觉是名不虚传,很好玩很热闹,演员水平很精湛。整体风格有一点点像Mamma Mia,唱歌跳舞都很多的大型欢乐剧,只不过Book of Mormon的主演是男角加黑人萝莉,Mamma Mia是三熟女。非常推荐第一次看音乐剧的人去看这两个剧之一。另外还要说的一点是看剧坐前排跟后排的观感还是有明显差距的,在前排演员的细微表情都可以看得很清楚,在后排看表情就只能看个大概了。
  • The Nether:一个很新的话剧。我周五去看好像是试演的最后一两天。探讨的话题也还挺新锐的,是关于网络虚拟身份的。剧情比较重口,可以联想一下Black Mirror,比那个还重口一点。话剧的票通常都比音乐剧便宜很多,这个我买到的似乎是20磅,在十几排中间。演员演得很不错,小萝莉有点像冰火里面的Arya的演员。
  • Women on the Verge:周六晚上闲着没事晃到TKTS随便找了个打折比较多又有好位子的票买了,第七排中间,40磅。这是个中型的音乐剧,大概十四五个演员,女主四十多岁,演技和唱功都很了得,感觉观众很多都是冲着女主演员去看的。整体来说也很欢乐,故事设置在墨西哥,有点异域风情。推荐。

周末两天的计划就是把伦敦的著名景点走一走。参照了几个一天版的行程,基本上都是在说那么十几个景点,注意抓到几个要赶时间的景点比如白金汉宫换岗,还有查好各个教堂哪天开放,其他的就可以走到哪儿算哪儿了。凭记忆大概列一列我两天的行程。

周六:吃了个很本地的英式早餐。。然后去Westminster Abbey,这个地方是英国皇帝和女王加冕的地方,无数英国名人埋在这里,比如牛顿。。门票20磅,里面十分华丽壮观完全值回票价。跟着语音导览走一遍也就要2小时了。出来之后往泰晤士河边走去看大本钟,这个只能在外面看看基本就是路过。然后往北会路过唐宁街十号,说实话没啥好看的,还不如旁边的一堆纪念碑有看头。继续向北会走到伦敦市的中心Trafalgar广场,爆多的游人,可以看到各国游人爬上狮子雕塑拍照……这旁边有National Gallery和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如果喜欢看古典的油画的话这里可以消磨掉很久。我在旁边一家cafe吃了点东西,在National Portait Gallery看了一两个展,然后去National Gallery溜了一圈就继续向北去大英博物馆了。赶在五点半闭馆之前在大英博物馆转了一小时,看了看亚洲尤其是中国区的东西便出来了。然后去Leicester广场的TKTS买票晚上看戏。那附近虽然游人很多,但好吃的饭馆也不少,还有Chinatown。看完戏之后出来发现地铁停了一段,于是干脆开始闲逛,穿过了剧院旁边的一座桥到河东岸,看了看被五颜六色灯光照耀的建筑和红色摩天轮伦敦眼,然后从Westminster桥返回西岸,发现大本钟晚上其实更好看些。然后一路踱回酒店不提。

周日:早上起来坐地铁去白金汉宫看卫兵换岗,可以认为是英国版的天安门升旗。。体验也基本相当,挤在人堆儿里站了一个来小时,看到卫兵的时间也就一两分钟。感想就是他们的帽子看起来质感是真的很好。卫兵换岗不是每天都有,去之前注意查好时间和观看位置。看完之后坐地铁去东边,下错站于是误打误撞的从一个六棱形的叫做The Shard的大楼开始了行程。这个楼33层有个很fancy的中餐馆叫“胡同”,有鸡尾酒有早茶有泰晤士河风景,酒很赞,早茶有点贵但还满地道。在这儿喝了一杯吃了几个虾饺之后下楼走去塔桥(Tower Bridge),一路经过些几百年历史的旅店和建筑,后面天空里杵着The Shard感觉很诡异。塔桥很上镜,远看近看都很好看。走起来只有短短一段但可以一览泰晤士河两岸金融区的各种著名建筑。塔桥上有四五个摆摊猜小球在哪个杯子里的地摊骗术,略有点煞风景。。

到了塔桥北岸之后就是著名的伦敦塔。这东西说实话虽说自称是伦敦最著名的地标之一,但来之前我完全不知道……可能因为它虽然名字叫塔但其实是个城堡,里面有许许多多座塔。门票要25磅,但看了看FourSquare上一千多个好评之后我就毅然买了票一直在这儿待到了天黑,很值,强烈推荐。伦敦塔里面有诺曼时代以来各个君主居住和建造的塔楼,有折磨犯人的酷刑室遗迹和刑具模型,有穿着戏服的工作人员绘声绘色的解说甚至上演小型戏剧,最重要的是还有珠宝展直接展出英国皇室加冕时候使用的权杖宝珠皇冠真品……看到权杖上530克拉的库里南一号钻石之后再看每个皇冠上100多克拉的钻石已经有点麻木了……那个珠宝展进出口的不锈钢门大概有一米厚吧。解说里面说他们对安保措施很有信心,一直就存在这儿从没失窃过。皇室要用某件宝物的话就过来放个”in use”的牌子然后拿走用。

从伦敦塔出来之后被雨淋了然后困在纪念品商店里半天。伦敦的雨是很多,且天气预报不怎么准,建议每天带伞。还好过了一会儿到六七点钟的时候雨停了。于是走去这天的最后一个目标,圣保罗大教堂。圣保罗大教堂周日不开放,但我逛完西敏寺之后实在懒得再逛一个教堂了于是也就打算在外面看看圣保罗就好。在走过去的路上刚好看到一幅类似“一分钟教你伦敦历史”的长条壁画里面说圣保罗大教堂公元680年就修建了,于是看到实物的时候我第一反应就是“我靠,这货怎么可能是680年建的”。因为这个教堂太大太宏伟了……就好像变形金刚里面大力金刚那种超大机器人第一次出场的感觉。赶紧查了查wikipedia确认了现在这个是18世纪初重建的。我在门口摸了摸那个巨大的木门和柱子,心想这个是给巨人修的吗说不定那会儿真的有巨人,哈哈。

看完圣保罗大教堂之后我记得才七点多,但是街上已经冷清到夸张,各种餐馆都关了,连星巴克都打烊了。我在泰晤士河边的步道上走了十几分钟,夜景很好,但除了偶尔遇上跑步的人,一个游客都没看到,旁边的餐馆和办公楼也都黑灯瞎火的,有点瘆的慌。记得刚到伦敦那天也是周日,夜里九点半在西敏寺我差点没找到吃饭的地方最后打车去吃了个汉堡。初到伦敦的人一定要对他们的夜生活风格有正确的认识。。

That’s it. 照片看这里。Btw我决定放弃Picasa了。。导入iPhone照片有问题也不修,而且软件和网站都不怎么更新了看起来很快就要挂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