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odbury Outlet

上周日去了闻名已久的Woodbury Outlet。虽说是离NYC最近的Outlet,但其实也要开快两小时的车。这次是蹭liyang的高中同学的车去的。他们家在NYC一河之隔的新泽西,坐轮渡进纽约市只要十几分钟,但已经是地广人稀了,看起来很不错的样子。

去Woodbury的路上先顺路去西点军校逛了逛。那地方911之后就只有Guide Tour,不能自己随便逛了。于是就坐大巴在里面转,一个老太太介绍介绍。在逛了一大半的时候手机响了,来了个P1(就是公司里面紧急的事情),于是满头汗的打手机打到没电……这事就此处不表了。

Woodbury确实很大,感觉比硅谷那边的Gilroy好像还要大不少。该有的店都有。我们在西点耽误了点时间,只逛了三个多小时,虽然是分头逛的效率能高一些,但我还是觉得时间挺紧张的。

来Outlet很多人都买包,这次去了发现果然是coach打折最多,好像是常见大小的从200多打折到100多点,加税大约120一个,这价格比市里还是便宜不少的,不过款式差别很多,据说零售店里的款式和outlet的交集很少。不过这么便宜难怪这么多人跑到outlet来买一堆coach。Prada和Gucci这种我进去走了一圈就迅速离开了,压根不知道应该多少钱。还有好多西装店,我感觉都贵得要命。居然还有几个钻石店,我很理智的没有走进去。

其实我每次去Outlet重点一般都是买衣服,而且通常是在两三个店里就买得差不多了。这里对于Woodbury我要说的是,中国人太多了吧!我第一次遇到在Banana Republic的clearance区找了大半天一件合适号码的裤子都没找到的情况!很明显都被中国人挑光了啊。买零售价的衣服我在纽约市里买好不好啊……其他几个价位相似的牌子也都差不多的状况。最后只买了几件North Face,囧。

总结起来我觉得Woodbury可能更适合买包,墨镜之类的小奢侈品。买日常衣服可能还真不如Jersey Garden,或者过节时候纽约市里的店也挺便宜了。

NY Transit Museum

周六,天气不错。出门去从未涉足的曼哈顿岛南端闲逛。从地铁的Bowling Green站出来,先看到的是Battery Park和Castle Clinton。后者就是个围了一小圈的石头围墙,居然也在nps.gov上和各种国家公园并列。去自由女神像和移民博物馆的轮渡排了好长的队,我就懒得去看了。街边好几个踩着高跷涂着绿色的粉扮自由女神的,还有一帮老黑在跳街舞围了好多人在鼓掌,过去看了看这帮人跳得还真不错。

然后去看了华尔街著名的铜牛,围满了照相的人,其实基本都是老外我没看见几个中国人。照相有三个位置,头前面,身子侧面,还有屁股后面摸着牛的balls。。然后顺便去了美国印第安博物馆,免费的。陈列着不少印第安人相关的东西,也陈述了一下印第安人的血泪史。

看完这个以后继续坐地铁穿过东河,到了Brooklyn的交通博物馆。这个博物馆是由旧地铁站改建的,入口就像一个普通的地铁入口。里面的东西不算太多,亮点在于放了好几个古老的地铁车厢,都可以进去坐坐走走,车厢里都贴着当时的广告。最老的一个还是木制的,是1904年纽约地铁刚开始通车时候使用的型号。比较老的那几个车厢座椅看起来像是竹编的,坐着还挺舒服。另外这个博物馆里还陈列着一代一代的地铁出站闸机,还有地铁票的演化,原来纽约地铁很长时间都是用硬币或者硬币式的票的。很搞笑的是还有一大堆各式各样的假地铁票。

以前一直觉得纽约地铁编号很奇怪,又是数字又是字母,还都不连续。以前只是听说是几家铁路公司合并了所以遗留下来的编号不一致。但是很多地方现在还是各种私铁,为什么纽约的就合并了呢?在这里找到了答案。原来是这个纽约地铁从建成以来一直是五分钱坐一次,人们直接用五分硬币当票。到了1936年左右的时候,地铁已经严重亏损,载一个人的成本要10美分了。但是地铁又不敢提价,因为太多年了所有人都习惯了,而且当时正好大萧条,更不敢提价。于是一方面几个私铁公司撑不住,另一方面当时的纽约市长也比较大胆,就都收归政府了。不过好像政府也亏得抗不住,很快就成立了Transit Authority来管这个,然后迅速的提了两次价,5分提到10分然后提到15分一次。说起来和北京地铁一直两块钱的状态可能也有点相似,只不过北京没有私铁。

Billy Elliot

周五下了班没什么安排,就和liyang去TKTS试试看能不能买到broadway show的票。大部分的show都是七点半或者八点开始,我们到TKTS的时候都快七点了,想不到还有挺多show有票的,而且排队的人也很少。很快就买到了以前riki推荐过的Billy Elliot the Musical的票,6折,80一张。相比上次感恩节冻了一个小时才买到,这次还是顺利多了。

Billy Elliot是2009年的Tony Award得主。剧情是1984年英国煤矿罢工的时候,一个矿工家庭的小男孩Billy Elliot本来是学习拳击,但无意中发现了自己的芭蕾天赋,于是不顾父亲和哥哥的反对偷偷学习芭蕾的故事。主线是Billy学习芭蕾,支线是父亲和哥哥都在参与的罢工斗争。家人甚至Billy自己对于男生学习芭蕾的不认可,由于罢工造成的穷困状况与芭蕾学校的高昂学费之间的矛盾,Billy已经去世的妈妈与Billy的信件对话,多种冲突使得剧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可以说这是一个剧情方面很强的音乐剧。

这个剧既然是讲芭蕾,自然是以舞见长。Billy十一岁的小演员独挑大梁,有数段精彩表演,既然不懂芭蕾也一定能看到过瘾。当然也少不了百老汇音乐剧必备的全场群舞,各种奇思妙想,纷繁华丽。每每看到群舞的段落就不由得感叹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么多人排练出来这样复杂的舞蹈,各个身上有戏,绝对是让人目不暇接。这个剧有一批萝莉芭蕾小演员,是亮点之一。另一个亮点是Billy的好基友Michael,喜欢穿女装,带领Billy突破了男人跳芭蕾的心理障碍,还两度kiss…… 这纽约到底是开放Same-sex Marriage了啊。

这个剧的歌唱方面稍微弱一些,跟Mamma Mia相比这个剧没有什么让人过耳不忘的旋律,还是几段舞蹈让人印象深刻。所以这broadway show也是各有所长,去看的话应该先调研调研,选比较投自己所好的剧。

最后要说的就是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面向大众的娱乐项目,完全不是只给文青准备的那种show。推荐来纽约的话一定要去看一看。TKTS这个只卖当天晚上打折票的地方是对旅游者非常友好的一个方式,而且这儿也没有黄牛什么的……真的很赞。

Uncharted 2通关

借了渣古的神秘海域2来玩,一周多点就通关了。作为PS3上屈指可数的独占大作之一,又被称为TPS(第三人称射击)这个领域的翘楚,我对这游戏期待还是很高的,通关之后总体感觉还是不错的,算得上名副其实。

初上手的时候感觉有点奇怪,好像波斯王子的攀爬+MGS的潜入,不过后面很快变成攀爬+射击,潜入成分可有可无了。游戏里移动基本都是主角像个猴子一样爬墙跳跃,说像波斯其实倒不如说更像战神。射击方面手感还行,准星移动有些慢,相对来说不如GeoW。不过这游戏射击只是一部分,设计思路应该是鼓励运动战,移动和射击结合。另外这游戏的场景是卖点之一,出现了城市雪山森林宫殿等各种场景,描绘得都很漂亮,相比之下人物的建模就比较粗糙了(那个裤子的质感直接让我想到了GTA)。

神海2除了单机部分之外,在线模式也是挺重头的。昨天上去试了试发现玩的人还不少。基本上感觉就跟CS差不多了,不过是基于这个游戏的系统。个人对于射击对战不太感冒,就不评论了。

Published
Categorized as blog Tagged ,

Ascension 暗杀神

最近到处在宣传的一个中文桌游是“暗杀神”,方盒子引进并中文化的一个桌游。英文全名是Ascension: Chronicle of the Godslayer。大概的故事背景是有邪神入侵,玩家要召集英雄收集神器杀杀小怪来积攒经验,对抗邪神什么的,跟“暗杀”没关系。游戏设计者是一个资深万智牌玩家,机制据说是万智牌+Dominion(Deck building),但这两类我不巧都没玩过,也就没什么可对比的了。不过还好这游戏不是万智牌那样要不停买牌包的CCG,属于买一次就行的LCG,当然也会慢慢的出扩展,那个就可买可不买了。

其实这游戏中文版刚发行没几天,我本来打算等等有人评价再买。搜索的时候看到一些开箱照看起来做工还不错,另外发行方的工作人员在论坛回帖里面很豪迈的说有问题尽管拿来换什么的,加了不少印象分。于是就直接买了一份。箱子挺大,版图卡牌配件的做工确实还挺对得起149的价钱的,玩了几盘也没发现任何印刷错误,规则说明模糊之类的东西,感觉不错。以前看说明的时候觉得这个游戏一大堆卡牌,没准又跟三国杀一样有很多定义模糊的地方要靠巨长的FAQ来补,实际玩起来发现基本没有,游戏模型是很清楚的。

这游戏支持2-4人玩,一盘大约30分钟,节奏很快。具体过程就是买牌打怪,构建自己的牌组。我初次接触Deck Building类的游戏,感觉还挺新鲜。由于不是互相直接攻击,火药味不浓,属于比较和平的游戏,不关注对手行动只闷头折腾自己的牌也可以玩。我们还在上手阶段,战况大概胜负各半,对战术还没有多少心得,就不做太多评论了。总的来说这游戏在BGG上的评分还可以,并不是很高,不过既然出了比较有诚意的中文版,还是值得推荐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