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king by Myself – Little Stony Point & Cold Spring Village

从Breakneck下来之后,发现路对面有个叫Little Stony Point Park的小公园。看起来非常的小,于是也就进去转了转。

这其实是在Hudson河里面的一个小岛,里面的路线也就是简单的一个绕岛一周的圈儿。先看到一片树林后面有片小沙滩,有根浮木搁浅在沙滩上,感觉这个地方是个很不错的野餐场所,可以看到Breakneck Ridge和Storm King Hill隔河相望。可惜我得相机没广角,照不到两个山……这儿还有个介绍的牌子,一面是说这儿夏天的时候有水上的trail,就是划个筏子沿着hudson河走,另一面是说这个地方原来是个采石场,包括Breakneck Ridge也是,后来在环保人士的努力下,洛克菲勒家族把这两个地方捐献出来作为公园了。

继续走下去会看到岛中央还有个小石头山,不过貌似没有路上去。在这个石头山下面有一个看起来很神奇的洞窟!只有半人高,深不可测,洞口还滴滴答答的往下滴水,洞口还有点骷髅头之类的涂鸦。看起来是个采石的洞。我犹豫了数分钟之后,拿出手机开始google “little stony point cavern”……确认里面不会闹鬼之后毅然拿着手机照明,猫腰钻进去了!里面倒也还好,没有什么太奇怪的气味,走个七八米之后就只能靠照明了,大概往里走十几米之后分成左右两岔。我往右边的岔走了几步,模模糊糊看到是个死胡同,于是掉头回到分岔路口。话说猫腰在这个小洞里钻来钻去还真是很累的,而且说实话也有点怕,于是左边的路我就随便按了几张照片就急急忙忙逃出去了,还碰了下头。。

从Little Stony Point出来之后继续向南走,来到Cold Spring村。这个村从山上俯瞰的时候就能看到是个很nice的村子,有整洁的小房子,道路和球场。到了近处就发现这儿真的是breath-taking beautiful。先是看到河边柳树下面草地上一条长椅,很不真实的那种感觉。然后是看到一个小红房子,大院子里一地黄叶,靠着篱笆停了一辆汽车一辆小自行车,院子中央从树上垂下来一个秋千。我走过去之后又专门回头去拍了几张照片,但还是拍不出来什么。继续走下去发现这小镇也算是美国的“古镇”了,有150年历史,hoho。到了等车的站台上我已经累得不行了,正好那儿一片红红黄黄的树很漂亮,就坐在那儿等着了。等车的时候一度站台上有三拨人,全都是中国人,哈哈。

Hiking by Myself – Breakneck Ridge

我一直很怀念在加州到处hike的日子,美国的公园景色好,路线标得清楚,不要钱或者很便宜,一路上什么垃圾也看不到,相比国内的旅游点真是对hiker友好太多。国内的要么是圈起来开发得一塌糊涂,修点傻不楞登的破庙破亭子然后还跟你收巨多钱;要么就是完全没人管的荒山野岭什么路标也没有还插个牌子告诉你禁止攀登摔死自负。哎。

纽约这地方是没太多好hiking的,城市嘛。不过上次去了Ben家里一次之后我觉得坐火车跑到New Jersey去倒也还算方便。回来之后就搜了搜nyc dayhiking,还真找到不少资料。看起来Breakneck Ridge是一个普遍评价很好的地方,于是就决定去这儿。鉴于晓利跑去麻省找mm了,riki要忙着加班,这个断脖山我查了查又是比较可怕的那种,我自己去爬都有点忐忑,也不大好叫人。最后干脆自己去。

周六早晨从Grand Central Terminal坐8:47的Metro-North火车,10点多一点儿就到Breakneck Ridge站了,很顺利。上回在Penn Station坐火车算是把我折腾怕了,那地方的车又多又乱很难找。Grand Central Terminal的就好多了,基本上不费什么劲儿就能买好票找到车,一个多小时的火车也算满快。车上得有一半多的人都是去hiking的,都背着包拿着手杖水壶什么的。Breakneck Ridge这站下来了四十来个人吧,下来之后就齐刷刷向一个方向行进,感觉好像是跟着个大旅行团。

沿着公路走一小段之后就看到路边一个放着trail map的路标,从那儿就可以上山了。开始上没几步就能感觉出来这地方一开始还真陡,事实上五分钟之后就进入了必须手脚并用爬石头的阶段。大约十五分钟的时候我感觉相当不舒服,早晨吃的cheese egg什么的好像都要吐出来似的,在路边扶着块儿大石头歇了好半天。估计是这条路一上来运动量就很大,没有热身导致的吧。继续往上爬了一段之后到达了一个插着一面美国国旗的平台,我坐在那儿看着下面的hudson河和对岸的Storm King Hill(风暴之王山..)吃了个苹果,感觉好多了。继续走下去就跟一般爬山脊的路线差不多,登上一个山头就会看到下一个更高的山头,哈哈。还好这个不是特别长,爬个四五个山头就到顶啦。不过这也得有接近一小时的爬石头了,还是挺tough的。好多地方都是需要一点点力量或者技巧的,比如光用俩手把自己撑上去,或者绕绕路什么的……爬的时候要经常注意身体贴近岩壁,这样才比较好爬。

不再往上走之后就有很多路线下山了,大部分人都是走一个很短的路线下山,这样就是所谓的Breakneck Ridge Loop,只有2.8 mile,爬石头那段儿据说只有0.7 mile。我看天色尚早,就打算走一些比较长的路线,反正下山也不是那么难。但是走的时候发现主要的困难变成了找路。一方面经常前后就看不到什么人了,就我一个人在林子里走,另一方面满地都是厚厚的落叶,有时候看不出来路在哪儿。几乎全靠找树上钉的带颜色的小路标,有一阵子都变成走到一个路标就要找下一个路标,不然动不动就会走错。路上遇到过一帮人帮我指了一下路,结果走了没多远就和这帮人走散了。后来遇到一个瘦瘦的大叔,和他一起走了挺久。这大叔走得比我还快,很猛,说来过Breakneck很多次了,也去过Half dome,跟他聊得挺高兴。他是和一帮人一起来的,但是也走散了。

下山的路就是长,也没太多好说的,四下无人,遍地落叶的树林里面很漂亮。经常会遇到迎面来的hiker打个招呼。有人带小狗,有人背着小孩儿,感觉很好。路过一个废弃的牛奶场,石砌的屋子好像个游乐场。从各个角度俯瞰了Hudson河和河对岸的平原,傍晚的时候比较好看。Breakneck这儿好多老鹰,跟大叔说的时候我说eagle,他说是hawk,我才知道这俩词儿还不是一个意思。快下到平地的时候还俯瞰了Cold Spring小镇,后面再说这个超漂亮的小镇。总的来说虽然我选了一个很长的路线,由于走错了一个岔路走了更长的路线,总共大概有7~8 mile吧,但还是下午三点多就下到公路旁边了。这个山即使下山的时候路上也全是石头,是对膝盖和hiking shoes的严峻考验,嗯。。

Local Board Game Club

这次刚来纽约的时候一时兴起去google “NYC board game club”,当时得到的第一个结果就是这个网站。这个club一个月聚会两次,看起来还不错,最重要的一点是那个聚会的地点非常给力。于是我当即在日历上标下了11月3日,当天下了班就去造访了。

聚会的地方离办公室其实很近,只需要走十几分钟。走到那儿的时候感觉马路两边都黑漆漆的,那个楼是个老式的四层建筑,占地还挺大的,楼上挂着一面巨大的彩虹旗。入口的铭牌说明我没找错,可惜门口一直有人在聊天,我不太好意思拿出相机来拍照。进门之后有两个看起来像是志愿者的人坐在咨询台那儿聊天,台子前面放着大批免费套套……我有点囧地过去问有没有个board game的活动,他们很热情的告诉我坐电梯到四层就到。

上去之后发现这个board game的活动就是借用了这个Community Center里面一个大教室样的屋子,试图上4sq去check in,找到这个地方的名字叫“The Center”,真棒……由于活动时间只有八点到十点,所以到场的人几乎都是八点左右准时到达的。一共得有接近20个人吧,好像一个女生都没有,颇有不少是大胡子大肚子的老爷爷。一共开了三桌,我加入了最轻度的一桌,玩瘟疫危机,因为这个我以前玩过,比较了解规则,其他有两个人是新学。旁边是一桌RA,这游戏我在网上见人提到过,看起来挺复杂的,我怕英文规则口头讲解可能理解起来会比较费力,就没参加。靠门口最近的是一张特别大的桌子,据说是玩war game,老爷爷们基本都在那桌,好像还有好几个观战的。可惜后来我一直专注在自己这桌的游戏,都没看到他们究竟玩的是啥。

我们这桌先开了两盘瘟疫危机。第一盘是4张蔓延牌的初学难度,四个人里面我拿到了调度员,这个基本上是不可能输的了。玩的时候我发现大家很自然的采用了不怎么互相支招的风格,我觉得这样还不错。由于第一盘赢得太轻松,第二盘直接上到了6张蔓延牌,然后就华丽的被n连爆死掉了……我感觉6张蔓延牌的时候要赢是需要一点运气的,和病毒的爆发情况,玩家的职业甚至各个职业的行动顺序都有关系。比如研究员排在科学家前面就很爽,反之就不太爽。

瘟疫之后又开了两盘一个比较搞笑的小品游戏叫”Give me your brains“的,骷髅主题,挺搞笑的,还有些小策略。感觉不错,不知道淘宝上有没有卖。

认识了我们这桌一个叫Shawn的新加坡人,中文说得不错,在纽约读书。他和另外一个巨能说话的朋友一起来的。本来还说第二天去看他们的一个露天演出,结果第二天加班+下雨,也没去成。不过游玩的时候遇到的朋友也就是这样,下次club活动的时候没准还会遇到 :)

战国Basara 3

前一阵子玩了挺久的一个游戏,聊以一记。

战国Basara是CAPCOM在几年前开始的一个系列,当时正是无双系列大热的时代,光荣推出了战国无双系列,和三国无双一起两手抢钱。那会儿在宿舍PS2上双打战国无双2还挺high的,我还记得高祖用了个拿大炮的猪哥轰来轰去。

CAPCOM大概看着割草游戏赚得盆满钵翻很是眼红,于是就推出了Basara系列来跟着捞钱。Basara系列虽说也是割草,但是和无双系列有几点明显的不同,第一画面和动作都更花哨,毕竟CAPCOM动作设计的老本儿在那儿,Basara人数虽然少但每个人的动作设计都可圈可点,随便一个招式特性拎出来看看就比光荣设计的要考究很多;第二剧情更为大胆的恶搞,基本上整个就是恶搞风格的,本多忠胜设计成高达便是历代的神来之笔,不像无双系列还稍微靠一靠历史。一骑当千的爽快度和声优阵容这些无双的传统优点方面Basara系列也不遑多让。要说无双还有什么优点的话那可能就是关卡设计了,无双系列有些关卡还是有一定策略性的,而Basara基本就是给你换各种舞台战而已,不用考虑什么路线的问题。

Basara最早的版本还是不支持多人的,貌似从2代开始支持双打了。3代出来那阵儿有点游戏荒,于是就在家里的Wii上和xw玩了挺久。差不多把全部的人物和招式都打出来了,当然离全成就什么的还差得远,那个需要每人通关四遍的。。。双打的时候可以随意互相救援,可以说把游戏的难度降低了非常多,即使是究级难度也基本是肆意割草就行了,反正挂了只要同伴过来转一圈就满血复活。试过一下单人究级,那还是有些难度的。双人分屏之后可视范围和画面质量都下降很多,不过既然是个割草游戏,打熟了也就脑补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啊。

Civilization V

这个假期在玩的游戏是文明五。作为一个基本没接触过文明前作而且很长时间都不怎么碰PC Game的人,突然开始玩文明5我自己都觉得有些奇怪。想想也许是TV Game这半年来有些乏善可陈的原因?玩文明5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xw玩过挺久的文明4,对5代很感兴趣。

这几天玩了几盘,有单机的也有和xw联机的。我还是刚上手这个系列,所以总是倾向于用小地图,基本选的都是Tiny的地图,四个文明的。只通过军事征服这一种方式取得过胜利,文化科技外交胜利什么的都没用过。。可能因为地图太小了,直接打掉对方首都比研究科技或者文化什么的容易多了。以后选标准尺寸八个文明的地图,应该会尝试其他的路线吧。

文明五一上手的感觉很好,画面很漂亮,在我的笔记本上跑得也还过得去(9600M GT显卡,4G内存),在性能更好的台式机上特效全开就更赞了。这代的战斗单位不能重叠,于是有很强的战棋要素。系统刚开始觉得很复杂,food/poplulation/happiness/culture/science等等很多数字要关注,入手之后倒是觉得还挺容易考虑的,内在逻辑清楚。系统和操作方面可以说做的非常不错,大概可以算是个事件驱动形式的操作,即使要管理数座城池的内政外交,也不会觉得手忙脚乱。玩上几盘之后,就能体会到这种在大陆海洋之间纵横驰骋,远交近攻的乐趣了。

联机模式很有新意,每回合是大家同时操作的,大家都操作完之后就开始下一回合。不过xw总是操作的比我快于是她总得等我,这样也不太好……

这游戏可能由于太复杂,还是颇有一些bug的,发布以来已经出了一个补丁了,但貌似还是有其它不少小问题。我遇到过一个是电脑签条约送给你城的话不能create puppet,因为它总是让你选production,只好annex或者raze掉。还有就是有些信息在帮助的百科全书里面有缺失,比如unit maintenance怎么计算什么的。还好都不是很严重的bug,希望以后的补丁能修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