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桌游的规则修改

和各种人玩过各种桌游之后,很容易就会发现有些人喜欢发明一些自己的规则。就拿流行的三国杀来说,有无数自创武将,有屎杀,有双将,有暗将,有这么多自制规则也是因为这个游戏玩的人多。我写这篇blog的直接原因则是昨天在家玩卡卡颂的时候一个朋友提议每人开始的时候摸三张图版,用完之后再摸三张,然后就试着这么玩了一盘。我个人的感觉是这样很不好玩,偏离了游戏的本意,以下就分别谈一谈。

先说卡卡颂。提出每人摸三张版的用意在于避免有些人运气背,每次都摸到不好的版(但其实并不能避免这个问题,摸三块版照样可能都摸到不好的,但要是每次都三选一那又太离谱了);另外一个用意是可以有一点手牌管理,根据手中的图版组织一些战术。这个想法看起来还是有点道理的,但是玩起来就发现了几点很大的弊端。首先大家都是闷头考虑自己手里的牌,不再互相提建议,把卡卡颂这么一个“嘴炮”游戏变成了沉默游戏。原因细想一下很简单,如果有手牌,那么你对别人提出的建议可能就是对你自己非常非常有利的,因为信息不对称,你知道你自己的手牌别人不知道;而原版规则里面一切东西都是透明的,这种情况下你去劝说对手才有意义。再者,卡卡颂这个游戏本来需要考虑的因素并不多,尤其是中前期,对于熟练的玩家来说拿起一块图版之后可以考虑的位置也就那么三四个,后期的话七八个也就很多了,而且大家可以一起参谋,这样才能保持游戏的节奏明快;有了手牌的话,要考虑的因素一下子变多了,而且没有大家七嘴八舌只能自己想,让思考的过程变得累且慢。第三,轮到自己回合的时候那种“来块想要的版吧!”,“靠,垃圾版!”,“Yeah,拿到了!”这种简单的欢乐都没了。

再说三国杀。这游戏本身说实话就有点乱哄哄的,我这儿也就不做太多逻辑分析了,直接说我自己的看法。自创武将90%以上都是随便拍脑袋想出来的垃圾,完全没有平衡和可玩性可言,从这一点上说官方扩展的武将还是不错的。“屎”虽然是以Joke的形式出现的,但个人感觉是个颇具可玩性的扩展,只是名字很是不雅所以不太可能进入官方认可的范畴了。双将我个人相当不能接受,因为常常是大家把将选定游戏的结果也就定了一大半了,把三国杀这个还稍微有些策略性的游戏往摸奖那个方向拉了许多。如果说象棋的运气成分是0,掷色子比大小的运气成分是10,那么双将这个玩法至少把三国杀的运气成分从4提高到了8,也许有人喜欢玩掷色子吧反正赌场总是很有顾客的……暗将这个玩法还是不错的,算是一个小小的扩展,避免了大家一上来就看脸打牌的同时又增加了一点技巧性。

最后说说泛泛的一些看法。

  1. 不同的桌游有不同的乐趣所在,玩一个桌游就要去体会到它的设计精妙之处在哪里。或许这个桌游的那种乐趣类型你不太喜欢,那么没关系你可以多玩玩你喜欢的类型的桌游,但是把一个桌游加上你喜欢的类型的规则通常是会弄巧成拙的。比如卡卡颂的乐趣是公开轻快嘴炮,真要想玩的好你需要记住版图的分布和考虑摸到版图的概率,你不能因为喜欢手牌管理就硬把它变成手牌类游戏。
  2. 再一点就是不能因为不喜欢一个桌游就说这个桌游烂,通常来说只是“你不喜欢”而已。比如有人不喜欢运气成分,但“运气成分大小”并不是一个绝对的好坏指标,每个人能接受的程度也不同,以上面那个0-10的指标而论,我个人可能比较喜欢3-5这个程度的,太小的会觉得累,太大的觉得无聊。然而我绝对不能说掷色子这个存在千年的娱乐方式不好,只是”我不喜欢“。
  3. 最后就是自创规则方面我个人是非常保守的。看到新规则总是会用怀疑的眼光去审视和挑刺儿。毕竟太多扯淡的三国杀自创武将实在是太扯淡了……我觉得对于一个桌游起码要玩到登堂入室的地步,体会到这游戏的一些精髓才好去自创规则。对于玩三国杀十盘不到就开始考虑自创武将的行为我是不太理解的。不过我这种态度其实也有点问题,即使一个自创规则不太靠谱,试一下也不是坏事。比如前面提到的卡卡颂那个规则修改,那个朋友很久之前就提过了但是我当时只是模糊的觉得不合适,这次玩了一回才能确凿的分析出一些理由。所以试一下自创规则或许能帮助你理清思路,搞清楚为什么这个规则不靠谱和原版的好处在哪里,也或许能继续改进这个规则把它变成一个靠谱的规则。生活还是需要去冒一冒险的。

补一篇,JFK机场

这次从纽约回北京坐国航的CA982,从JFK机场的1号航站楼出发。这个航站楼应该是历史比较久的一个,面积不能和北京的T3相比,商店和吃饭的地方也不算多。候机的地方没多少电源,每个登机口只有一个三星设置的手机充电站,有几个插口,于是大家都可怜巴巴的把笔记本插在上面用。机场也没有免费WIFI,几个能搜到的公开热点都是收费的。总的来说比较老旧啊。

来之前我一直很好奇机场的免税店到底是不是比市里便宜,以及东西全不全,来了之后算是有了答案。这个航站楼的免税店并不多,化妆品几乎只有Clinique和Estee Lauder;香水手表皮具之类的奢侈品倒是有一大堆店;还有几个礼品店,卖各种酒,巧克力(Godiva,费列罗等等);还有几个衣服店不过我觉得没什么人会在这儿买衣服的,外面的衣服店打折太多了。

由于这次有人托我带东西,我还是认真比较了一下化妆品的价格,结论就是比外面官网的标价要便宜,大概是95折的样子,加上免税,对于NYC这样税率高达8.875%的地方还是很有意义的。Clinique和Estee Lauder的主力产品基本都有,不用担心买不到。巧克力和其他小礼品的价格还比较公道,主要是适合礼品的包装,像现做的手工巧克力自然是没有了。基本上可以说不考虑商场里面比较大的促销优惠的话,这儿能买到的东西在这儿买就比较划算。

Published
Categorized as blog Tagged

MoMA

MoMA(The Museum of Modern Art)是我这次来NYC去的最后一个博物馆了。其实来的第一天就在门口转过一下,今天终于去看了。总体的感觉就是一个字boring啊,估计是我实在对这些现代艺术理解不能……还好借了Chris的membership卡逃掉了门票,不然肯定会觉得不值。

MoMA一共六层,面积跟前些天去的MetroAMNH相比都要小很多,走马观花的话挺快就能逛完。现在临时在办的展览是Picasso和Henri Matisse的,后面这个名字我不认识,回来查了查才知道也很有名。里面基本上是以绘画为主。

我一开始就去了毕加索的这个展,比较有兴致的看了一通,好像也还挺有意思,跟上了点美术欣赏课差不多。接下来去了一个神话绘画展就基本上把我击败了,都是些莫名其妙的画,外国的妖魔鬼怪是啥我都不知道,别提根据这些画出来的抽象画了。再下来看了一个展说纽约怎么对抗未来海平面上升的问题,大概是在纽约市选了五个地区,每个地区找了一支队伍根据这个地区的特点和需要来做方案,这个事儿还是挺有意思的,但是那些方案我都看不懂,感觉写得语焉不详的。然后看了一个女摄影师摄影展,这个还是比较容易看懂,不就是照片么,不过其实还是不太懂,很多也看不出来哪儿好,看了百八十张就开始疲劳了。四层和五层各种奇奇怪怪的抽象画我就都没仔细看了。

除了画和照片之外,中间还看了一些设计的东西,日常用品,家具之类的。这些还比较有意思,不过讲的并不是太深入,可能因为不太算是“现代艺术”吧。数量也很少。还有一些比较奇怪的艺术品,废钢铁制作的玩意儿之类的。

照片一共也没拍几张,干脆都丢上去了。开头两张是去的路上随便拍的,最后两张是第五大道上的大教堂。比较有意思的一个东西是一个貌似通过投影弄出来的灯,变换角度看还会看到不同颜色。貌似不用翻墙的链接是这个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纽约的博物馆还是挺多的。昨天去了我比较感兴趣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坐地铁一出站都不用上地面就有这个博物馆的入口。这个里面有一些小的展览是额外收费的,我考虑到不收费的就已经够多了,决定买个plus one的票,就是可以额外看一个收费展。没想到买票的时候当场就要决定看哪个。我于是follow my heart,选择了蜥蜴和蛇的展览,囧。还有一个悲剧就是刚看了一小会儿相机就没电了,于是大部分照片都是用手机照的。

进去之后我就直接去找这个蜥蜴和蛇的展览了,里面的可都是活的动物哦(这个博物馆里面其他的东西都是标本了)。一进门就看到了大名鼎鼎的那个能在水上跑的蜥蜴的真身!可惜它没有给我们表演那个绝技,只是旁边有视频在介绍这事儿。然后一路看下去,看到了很大个儿的蜥蜴,正宗的变色龙,尾巴上有刺的蜥蜴,脖子上有一圈衣领样的皮肤能竖起来的蜥蜴,尾巴像树叶的蜥蜴等等,而且这些蜥蜴普遍还挺活跃,爬来爬去的。接下来蛇的部分先是一条几米长的巨蟒啦,一个老头儿讲解员基本上就一直在给人解说这个了;还有一个完整的蛇化石,据说这个很难得,因为蛇的肋骨和尾骨是非常脆弱的;最nb的是一条暗红色的眼镜蛇,据说是会喷出剧毒准确击中两米远的猎物眼睛的,在实验中引诱它射击带着护目镜的研究员,十发十中……不过还解释说这只是为了把猎物吓跑,够狠。

自然历史博物馆一共四层。四层的脊椎动物进化史应该是精华部分,有无数鱼类,恐龙,和古代脊椎动物的化石。一进去先是有个小电影院样子的地方,放着一个电影介绍了脊椎动物进化中出现的各种特性,四肢啊,蛋啊,眼后面让咀嚼肌穿过的孔啊,这些都是有用的东西,也都是脊椎动物进化中的重要分支。然后一路看下来就是各种各样的化石和模型了,霸王龙雷龙翼龙三角龙海龙巨龟什么的,都很威武,小孩们看得都巨兴奋,我其实也挺兴奋的。我觉得霸王龙和雷龙那个厅应该是最有名的吧,那两个化石模型每个都有几十米长了。我一边看,一边就觉得怪物猎人肯定从这里面取了不少材,那个迅龙的尾巴啊,水龙的原型啊,轰龙的头啊。。他们还可以再来转转,继续搞几代mh问题不大。

下面几层有这么几类东西:1. 各种地方的动物标本,做得栩栩如生,阿拉斯加的熊和驯鹿什么的真是超大;2. 各种地方的文明遗产,印第安人,复活节岛石像,东南亚人,非洲人之类的,这些我看得都不太仔细了;3. 天文地理方面的,宇宙星系的各种介绍,各种陨石标本,各种年代和质地的岩石,各种矿石,世界各地的实时地震信息展示,南北极抽上来的冰柱和里面包含的气候信息,啊这部分真是好多东西。

不过说实话我觉得我看博物馆的临界时间也就是三四个小时,看到后来我都看不动了只能走马观花,也懒的看介绍了。在这个时段里面唯一吸引我的是珠宝区,这部分虽然很小,但是摆了一个十几克拉的大钻石,还有号称很稀有的一组五种颜色的天然彩钻,还有一个鸡蛋大的叫印度之星的蓝宝石,啧啧,还是颇好看的。

游览的时候看到了其他几个收费展区的介绍,看起来还是很不错的,不过一次游览看不了那么多。我觉得第一次来可以以免费区为主,再来的话可以考虑买那种包括所有收费区的票,把收费项目都看一遍,hoho。

贴个Picasa相册,不能翻墙的话可以试试这个link

Jersey Gardens Mall

昨天终于去shopping了一把。纽约附近最有名的outlet是Woodbury,不过离NYC有点远,相比之下Jersey Gardens就要近很多,加上我看了看这两个地方的网站,觉得Woodbury比较高端加女性向,我能买的那么几个牌子Jersey Gardens基本都有了,就决定去后者。这次还要多谢Ben开车带我去,要不然从布鲁克林公交地铁要换乘好几次才能折腾过去,考虑到回来的时候会拿很多东西还是有点麻烦的。

到了以后感觉Jersey Gardens算是那种介于Mall和Outlet之间的,布局方面是那种挺典型的上下两层的Mall,占地面积也很大了,不过不像那种超大的outlet那样每个商店一个独立的building那么夸张。里面的店基本都是outlet store或者factory store,打折还是挺多的了。

我最后好像一共也就买了三个店的衣服,因为从第一个店出来以后拖着一大包衣服就已经很难行动了……后来还是跑到门口把几包衣服放进车里,再回来继续逛的。我觉得对于我来说在美国这边买衣服比中国要简单很多,到一个店之后大概有以下几个步骤:

  1. 找一两条尺码差不多的裤子和一两件上衣,试穿,确定这家的什么号码适合。这边的一大好处是裤子是有两个参数的,腰围和裤长;国内貌似普遍只有腰围,裤长要自己裁。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对我来说这儿的衣服好像普遍比较合身一些,可能是因为美国人民都比较胖?
  2. 到clearance区扫一遍,号码符合又不是太难看的就都拿出来就可以了,基本上试穿一下都是合适的。这个区的东西都是很豪爽的折扣再折扣,普遍很便宜。一件一件扒拉裤子找那个数字组合的感觉确实很像在“扫”,找到的话基本就会买了……
  3. 其他的区转一转,打折比较多的款式也可以看看,我没怎么看都。。。普通价格的在城里也一样可以买。

后来买鞋的时候转了半天还是转到Reebok了,我觉得他们的鞋比较便宜。不过他们的deal很狡猾,是买一双第二双50% off,买两双的话第三双免费。这个deal狡猾的一点在于打折的都是最便宜的那双,一旦你打算买两三双,那么里面一般就会有比较贵的了,而且你要为这双贵的付全款,哈。理想的策略是买三双一样价格的,这样相当于6.7折,还凑合吧。我和Ben凑了凑一起买了三双,但是结帐的时候才发现,outlet store的精髓并不在于这个狡猾的deal,而在于它放在clearance那个架子上的东西其实还有别的折扣的……七七八八又折下来几十块钱,害得我们都白算了。

奇怪的一点是这个Mall好像没有护肤品,倩碧之类的牌子都没有,我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基本上就是衣服,珠宝,手表,香水什么的。另外一进门的地方就一个醒目的牌子用中文写着接受银联卡……

从这儿离开之后Ben带我去了一个Board Game Store,里面几十个老外宅男在很认真的战万智牌,旁边还有倒计时,是个小型的tournament。旁边一个桌子店主和几个人在开一个叫Three-Dragon Ante的游戏,还挺简单有趣的,我跟着玩了几盘,第一盘还不知道怎么玩的时候就beginner’s luck赢了一把,然后就没赢过了,最后一盘玩了个小trick成功了得了第二。那店里卖的东西很多,有我知道比较多的策略游戏,有很多万智牌,战锤之类的大坑游戏,还有漫画杂志什么的,看到了很多美漫,和日本的cosplay杂志。老外宅男的商店还是蛮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