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astles of Burgundy

上周偶然看见Amazon上的Daily Deal是桌游,然后进去扫了一下发现这个叫The Castles of Burgundy的游戏没听过。查了查发现还挺有名的是2011年新出的游戏现在已经是BGG上的第12名!于是果断拿下。说起来还真是挺久没怎么关心桌游的消息了。。

周六组了四个人开了两局。今天晚上又和xw开了一局二人的。大致有些感觉了。这游戏虽然是六角形的地图还有掷骰,但是跟卡坦岛八竿子打不着。。可以认为比较像农场主,大体上属于工人放置类的游戏。每回合掷的两个骰子就是两个行动,骰子点数会决定你可以用这个骰子做什么。对于这种需要计算的游戏来说,加入一些骰运的成分还是要轻松不少,可以把精确计算的规模限制在比较小的量级,让玩家更注意大局而不用埋头苦算太久。

这游戏的得分方式十分多样,有养动物,运货卖货,修建筑,造科技拿bonus等几个类别。跟农场主不同的是短板并不会扣分,这样玩家挫折感会少一点。不过几盘玩下来的感觉是每种路线多少也都会走一点,因为游戏机制和版图限制使得每种路线走到后来的边际效益越来越低。所以这游戏玩起来不是那种逐渐加速越到后来一个行动能赚的分数越多的类型,前期的行动得分常常就挺多,后期计划不好恐怕还会觉得无事可做。节奏感比较独特。

到现在的感觉是这游戏的平衡性不错,完成度很高。随机性相当强所以也不算太hardcore。排名这么快就升到前列不是偶然。

Published
Categorized as Uncategorized Tagged ,

Guacamelee

前天意外发现的好游戏一枚。译名为“墨西哥英雄大混战”。这名字是两个词儿合出来的:Guacamole是一种很常见的墨西哥风味的酱,牛油果为主料调制的;melee是近身混战的意思。

刚开头一看是很典型的横版动作游戏,空中地面的招数都很简单直接,combo起来挺流畅,觉得有点像胧村正或者Castle Crasher。双打设计的不错,可以像Wii马里奥那样变气泡。接下来打着打着发现还有些跳台子的成分,有些地方还有点意思。再接下来发现有各种小隐藏房间需要用特殊能力或者一些复杂的操作开启,就是跟恶魔城或者银河战士那样的开地图。作为一个给人期待并不太高的Indie游戏,给人的渐入佳境感还是很不错的。

打到后期会发现这游戏有些隐藏关的跳台子部分很变态的难。真的很变态。。。先是Tree Top的那关,我retry了几小时才过去。然后今天通关之后遇到另外一个隐藏关我试了一小时觉得毫无希望。如果你看这个视频的话可以注意第四小段那数十个只有一个身位宽且不停闪的小台子。。。如果动作或者平台游戏苦手的话建议这类隐藏关看看就算了。。。

正常通关的流程还是不难的,尤其是双打可以互相救所以战斗几乎都没难度。除了最终boss retry了几次之外前面都打得很顺。游戏里面的对话普遍都很爆笑。Steam上的黄金版(包括一组隐藏挑战)售价15块,相当对得起这10小时的流程。有条件local双打的话强烈推荐。

重逢Yosemite

6年前在加州实习的半年里我去过三次Yosemite,可能比很多住在湾区的同学都要多了。这次去出差特意安排了一个周末去Yosemite宿营,带xw去感受一下。计划的行程大概是周五下午过去,在Lower Pines camping;第一天Panorama Trail,晚上在Wawona camping;第二天在Wawona那边看看红木然后就回旧金山。

这次去的路线我以前都去过,所以对我来说其实主要的新体验是开车。。租了一辆Dodge Charger,很大个儿的美国车。去的路上堵车堵的很厉害于是比原定计划晚了很多,到120进山那段很弯的山路的时候天都完全黑了。于是就在悬崖边上战战兢兢的开,看着前面的车在夜空中诡异的飘过。好不容易折腾到营地都11点了。后来这几天又不停的开各种发卡弯五连发之类的路,出山的时候我感觉我已经可以出山了。。

Panorama Trail我们是从Yosemite Lodge坐了8:30的bus上Glacier Point开始走的。由于这次这个group的体力很是一般(主要是xw),这个不算太难的trail走了足足八小时。。下来之后想想幸好坐的是早班bus。最近美国某个地方山林大火,烟气都飘到Yosemite来了,加上山谷里面的雾气于是早晨到了Glacier Point居然连Half Dome都几乎看不到。。还好从中午开始雾气基本就散去了。另外很囧的一点是这次Yosemite瀑布完全是干掉的,想想能从recreation.gov上这么容易就刷到宿营地说明这时候其实是Yosemite的淡季吧。。还好路上的其他两个瀑布还有小河还是有水的,Nevada瀑布顶上的池子变成了一个小游泳池很多人在里面游泳。Vernal瀑布的水比四五月小很多,Mist Trail上只是稍微有些湿气而已,完全不像丰水期的时候那样下雨的感觉。

宿营还是满好玩的,新买了一堆帐篷睡袋之类的,凭着以前的经验都很顺利的就支起来了。宿营地都有火盆,在Wawona那天烤了不少东西吃。虽然可能还有点烟气但还是抬头就能看到璀璨星空。有一个攻略上说晚上开上Glacier Point看星星会很赞,下次再去吧。

这次我穿了六年前爬Half Dome时候的那双鞋去。走完Panorama Trail发现鞋侧面裂了个口子,就把它留在宿营地,也算是功成身退了。

 

Published
Categorized as Uncategorized Tagged ,

SF, Napa, Point Reyes

上周去西岸的办公室出差,时隔多年终于可以重访湾区,还是挺兴奋的。不过行程排得很紧很多朋友都来不及见,好多地方也来不及去。只能寄希望于下次了。

这次去对旧金山的主要印象就是阴冷。以前没有在七月份这个时节来过,这次来了才发现好冷。而且对比十分强烈的是每天上班坐Caltrain往内陆几站地就变得阳光明媚,然后下班往旧金山去就变成黑云压城。而且也不下雨,就这么阴着吹海风。我跟xw两个穿着短裤过去的New Yorker迅速买了几件衣服才熬过这一周。

刚去的第一个周末跟Di和Cathy去了Napa Valley。去之前考虑了一番到底是租车还是报团,后来觉得大家都不怎么能喝,估计去一两个酒庄就可以了。报团一般都是去四个酒庄,对我们来说不太有必要。至于如何克服酒后驾驶的问题。。这个就走着看了。后来大概是这样,先去了一个酒庄,品酒就是每人四五个杯底的量加起来估计也不到一杯,我喝完开车也还好。开了一小段到一个地方吃午饭,吃完酒劲也就过去了。下午去的酒庄我就基本没喝。

品酒的项目一般分成两类,要么是比较便宜的,二三十块钱,四五种比较便宜的酒,且如果你买一些酒就可以免掉品酒的费用了;要么是比较贵的要三四十或者更多,这样就不通过买酒来免费用了,不过品的档次也会高一些。作为平时喝得不多的人去Napa的主要就是为了尝尝好的葡萄酒是什么味儿的,这一行也算是达到目的了吧。总的感觉就是好酒确实味道比较不一样,丰富醇厚,但对我来说这差异也没有大到值得花个100$买一瓶来喝。。所以这好酒的购买人群要么得特别能enjoy好酒,要么就得特有钱。估计后者居多。

值得一提的是Napa那边的风景很不错,蓝天白云,山路蜿蜒,有树林有葡萄园,路边不时出现养着成群黑牛的牧场还遇到几只小鹿。路上的各种小镇也很nice,我们随便找了个米其林推荐的餐厅吃了顿饭感觉还挺赞的。

中间去的某个酒庄是个小城堡,游客超多。但是已经多到进去品酒要排队了。。参观城堡里面也要收钱。我们在城堡外面转了转玩了玩他们养的鸡鸭鹅还有绵羊山羊,就走人了。。。所以去酒庄也不用非得品酒,Napa Valley里面估计得有个上百家酒庄,选择很多随便逛就好。

在Napa玩完之后觉得时间还早,就临时决定去一个叫Point Reyes的据说有个著名灯塔的地方。后来才发现这地方好远。。我们租的是个Mazda 3,我去出差前一周刚拿了驾照。在山里来回开了得有四个多小时还有夜路,有种经验值暴涨的感觉。离Point Reyes这个终点大约1小时的路程里面手机完全没信号。中间需要续租zipcar的时候还是在找了那段路上唯一一家住户借了他们的电话用的。

Point Reyes我们去的那天雾满大的,看不到远处。看到了很多鹿,有一个地方还能听见悬崖下面的海狮叫声但是看不到它们在哪里。路边有被吹得斜斜生长的松树,岩石有各种颜色据说是微生物造成的。薄薄的土壤上长着很多鲜艳的野花和从石头缝里顽强钻出来的小树。还有陈列着巨大的灰鲸头骨。总的来说还是个满特别的景点了。

纽约考车记

今天在纽约Staten Island考了第二次路考,终于通过了。作为在北京加州和纽约分别考过或者试图考过驾照的人,我打算总结一下。好几个朋友在twitter上问我去的是哪个考场,我查了查应该是Wild Ave的那个。这个考场还不错,比较僻静。驾校的话是Brooklyn的林师傅驾校,后面再评论好了。

在北京我是某个夏天报的东方时尚的周末班,当年果然也是写过一篇blog的。作为一个口号是“让每个学员都满意”的驾校,它确实做到了这一点。。考完纽约的路考再看北京的,简直水到不能再水。这大概也就是帝都路上无数杀手的原因。但从另一方面讲,很多只在美国开过车的人都不太敢在北京开。这大概只能说明交通系统的容错性还是挺高的,开得不好只要敢开一般也不大会出事儿。

数年前在加州实习的时候我还试图考那边的驾照来着,那都是在拿到中国驾照之前的事儿了。笔试很简单,印象里当时好像是四五十道题,最多可以错六道。纽约这边现在更简单,20道题错6道都可以过。我在加州那边过了笔试拿了learner permit之后发现不是很有机会练车,另外关键是周末一直在蹭车到处玩于是也没太大必要开车,半年一晃就过了一多半,出去玩的行程又排得越来越紧,于是就干脆不学了。

不过总的来说加州学车和考试都还比较容易。亲朋好友基本都有车,找几个人教几次,然后就找机会开一开,反正那边去哪儿都得开车还是比较多机会能练到的。自己有车就更方便了。而驾校只在曼哈顿周边这些大家都不开车的地方才有市场。

搬来纽约之后平时上班和在NYC活动虽然不需要开车,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是去美国其他地方玩没车基本是不行的,除非报团或者蹭车。作为已婚人士蹭车已经有点困难了,报团经过去华盛顿的实践感觉还是有点傻。但在NYC学车还真是挺难,很多New Yorker都是到了30岁还没驾照,也算是经常被调侃的话题之一。不管怎样,在纽约待了一年之后我终于下定决心跑去Brooklyn的Chinatown报了个华人驾校。纽约驾校的价格大概是这样,短期培训的课程,曼哈顿的美国驾校大约要七八百,曼哈顿中国城的驾校大概四百多,而Brooklyn的华人驾校就只要两三百的样子了。我报的这个课程包括六节课和两次考试(驾校提供车带你去考试)。这里有几个fine prints。。首先每节课只有45分钟很短,所以每次是上两节课的,所以六节课其实只有三次而已。其次这“两次考试”是指你第一次没通过就带你再去考一次,但这之间是要求你至少再学一次的。所以如果第一次没考过的话,就得额外交钱再多上一次课,也就是两节。就我观察来看第一次就通过的不太多。。

纽约驾照的路考是挺复杂的,除了启动靠边停车开大路小路各种转向之外,还要考K-Turn(三点转弯)和Parellel Parking(平行停车/侧方停车)。可以扣分的项目多如牛毛,转弯转大或者转小一点就可能扣5分,停车靠路边过远/过近可以扣10分,观察不够,车速过快过慢都是10~15分。总共扣到30分以上就不过了。我的感觉是考官不想让你过的话随便就可以挑出30分的问题,毕竟有些条款是有点主观的。

以下是参加纽约华人驾校和路考的一点心得:

  • 一定要开熟一点再去考。我第一次fail的时候考官说要开个五六十小时再来考。开得熟和没怎么独立开过车区别还是很明显的。考官很容易就可以看出来你开得不够多,然后很容易就可以列出一堆扣分不让你过。
  • 有国内驾照的话可以用zipcar练车。。我在两次考试之间开了挺多次,包括开高速,还去Florida玩了一周,还是很有帮助的,尤其是对车速和转弯这些基本的东西。
  • 考前一天或者考试当天早晨强烈建议约课练一下,课多的话两个时间都约更好。
  • 驾校的老师都很会开,但是教得未必多好。就好像很多科学大师上讲台都会陷入自言自语一样,驾校的老师不见得能看出来你的问题在哪儿以及应该怎么告诉你,有时候还会帮帮倒忙,因为他们的逻辑都不是很清楚而我们这些工程师的逻辑性通常都强得过分。比如他会说“左转弯方向盘要打270度”,而不会说“在条件A成立或B成立但C不成立的情况下左转要打270度”。更要命的是这个会把你的思路引导到“转弯大小要靠计算方向盘度数”这个方向上去。。。
  • 和考官的交流还是挺有用的。我这次一车四个人考试,前三个居然都不怎么会讲英语……我眼看着那个考官跟我前面那个女生说了四五遍“Start the Engine”她硬是没听懂,这基本就不可能过了。我上车跟考官扯了两句之后她很高兴的说”Oh you speak English”然后抱怨了半天。呃,所以这考试在车启动之前就开始了。

PS:有朋友问笔试的模拟试题,我当时应该是做的这份。只想通过笔试的话很容易,不过读一下Driver Manual还是有好处的。